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上次,我们谈论了隋唐时期的主要坐具,继续了解这个时期的其他家具。 唐代家具的品种,有几、案、挟轼、箱、柜、胡床、屏风、桌、椅和棋局等,由于贸易发达,唐代的家具所用的材料已非常广泛,有紫檀、黄杨木、沉香木、花梨木、樟木、桑木、桐木、柿木等,此外还应用...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起居方式和家具设计从低矮向高型过渡的转折时期。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之间文化、经济的交流对家具的发展起了作用。此时新出现的家具主要有扶手椅、束腰圆凳、方凳、圆案、长杌、橱,并有笥、簏(箱)等竹藤家具。 床已明显增高,可以跂床垂足...

胡床“以木交午为足,足前后皆施横木,平其底,使错之地而安;足之上端,其前后亦施横木而平其上,横木列窍以穿绳缘,使之可坐。足交午处复为圆穿,贯之以铁,敛之可挟,放之可坐”。 ——《资治通鉴》卷二四二胡三省注 胡床并不是“床”,而是古代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即简便坐具折叠凳...

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家具发展的重要时期,整个汉朝家具工艺有了长足的发展。汉代仍然是席地而坐,室内生活以床、榻为中心,家具制造对比前朝起了很大的变化,如几案合二为一,面板逐渐加宽;榻的用途扩大,出现了有围屏的榻,有的床前设几案(或置于床上),同时还出现了形似柜橱的带矮足的箱子。装饰纹样增加了绳纹、齿纹、三角形、菱形...

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樊哙说道:“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之后演变为脍炙人口的成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过我们现在不谈刀俎之“俎”,而是来谈一谈家具“俎”。 (商代饕餮纹石俎) “俎”,指事兼形声字,《说文》“从半肉在且上。”且...

你有尝试过“席地而坐”吗?或许你只知道这是在地上坐的意思,却不知这个成语的本意是古人铺席于地以为坐。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到:席,藉也。礼天子诸侯席有黼绣纯饰。“席”,从巾,庶省声。席”的本义是指供坐卧铺垫的用具,也是我国早的家具。 “席”是一种家具,也可以...
地址:山西省临汾市锦悦城8号 联系电话:15835761333
©CopyRight 版权所有 龙采科技集团 备案号:ICP备2021015263号-1